綠豆粉是酉陽的一道特色美食。
此行酉陽,心中暗想,就著青山薄霧,得多吃它幾碗。
我是好吃的,凡舉箸就有快感。其實不難理解,食不果腹是時代出了問題,有吃不吃就是自身的毛病。好在我明白過往,更傾情當下,但凡吃食,哪怕一根苞谷棒,我都能啃出一番豐收的喜悅來。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酉陽,是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qū)。這里文化多樣,習俗各異,但菜品相融,吃食相當,尤以菜豆腐、渣海椒、二豆雞、八大碗、火炕臘肉、油茶湯、綠豆粉等為民眾所推崇。
前不久,看見央視2套《川味之鄉(xiāng)廚》欄目,用10多分鐘時間,向觀眾介紹酉陽美食,再次觸動了我的味蕾。其實,川渝早已“分家”,應(yīng)該叫“渝味之鄉(xiāng)廚”才對。無論如何,偏居一隅的酉陽味道,終歸還是走到了國人面前。
在當下文旅故事的外宣中,吃,一定是個重頭。誰會餓著肚子去翻山越嶺看風景?
酉陽縣城的綠豆粉,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外形多為二三指寬,當?shù)厝朔Q它為烙粉或烙耙,也叫盤子粉和鍋巴粉。當主食吃時,沸水焯熱入碗,舀入大骨和香菌熬制的高湯,放入豆瓣和姜蒜粒炒制的豬肉臊子,淋上一勺紅油辣子,最后撒上香菜和蔥花。
主食以外的吃法也很多,當?shù)厝擞袝r拿它作湯鍋的涮菜甚至小吃。我以為,憑它極易入味的口感,還可作為翹頭百搭各類菜肴,比如炒回鍋肉時放些,抑或給剁椒魚頭打底。
在酉陽,我們先后游覽了桃花源、疊石花谷、菖蒲草原、花田何家?guī)r、烏江畫廊、龔灘古鎮(zhèn)等地。數(shù)天行程,輾轉(zhuǎn)多地,口腹之歡少不了,但難忘的,還是那碗普通的綠豆粉,尤以在龔灘古鎮(zhèn)吃到的為最。
龔灘古鎮(zhèn),位于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隔江與貴州沿河縣相望,是酉陽“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自古以來便是烏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的貨物中轉(zhuǎn)站。這里來客眾多,酒肆林立,是為繁華之地。
我在龔灘古鎮(zhèn)吃了3次綠豆粉:一次是下午3點到達古鎮(zhèn)后,拖著行李就趕緊去解饞;第二次是當晚睡覺前,此時街面已打烊,但當挺著大肚腩的酒店經(jīng)理站在我面前時,就知道他是個明白人,懂得胖人不吃睡不著的道理;第三次是次日早上,想到一會就要返程,便又跑去街面嗨了一碗。
與酉陽縣城的相比,龔灘古鎮(zhèn)的綠豆粉是韭葉形的,柔軟的身子,碧綠而又修長。不難理解,身在烏江邊的古鎮(zhèn),聞濤聲起,隨漣漪想,枕流水眠,吃食中自有幾分生動。
為了解綠豆粉的具體制作,經(jīng)龔灘當?shù)厝私榻B,過得冉家大院,再上幾級石階,我找到了一家制作綠豆粉的老店。
進得屋內(nèi),正好見店家大媽把切碎的韭菜與泡發(fā)好的米和綠豆拌勻,然后一勺一勺地添進磨眼磨出。待粉漿夠用一陣時,一旁的大爺連忙端到灶臺開始最后的制作。
大爺是厲害的,但見他立于一口直徑約1米的平底鐵鍋旁,手持一個裝滿粉漿的錐形漏斗,漏口對著旋轉(zhuǎn)的鍋沿,線流狀的粉漿,一圈又一圈至鍋心,剛好是一壺漏斗的量。隨即,大爺蓋上鍋蓋,燜上幾秒,揭開鍋蓋,竹篾片一挑,韭葉形狀的綠豆粉,散著香,打著卷,在半空中抖動著弧線的身姿,最后落入一個圓簸箕上。
大爺說,綠豆粉就是米、綠豆和蔬菜的混合,早年生活困難時,用的是口感不好的糙米,現(xiàn)在用精米,應(yīng)高端客戶要求,有時也用我們酉陽最好的花田貢米。大爺還說,要根據(jù)米的黏度來配比綠豆和蔬菜,再有就是控制火候,這些都是成就好吃的關(guān)鍵。
酉陽美食很多,為何偏好這一口?
我喜歡面條吃食,綠豆粉不是面,但有面的形;它雖不及面的筋道,但有面的柔軟。再有,綠豆粉澆頭旺實,應(yīng)了我對豐腴吃食的歡喜。這些都是理由,但也不全然,還有它的故事。
多年前,龔灘古鎮(zhèn)上有位賣綠豆粉的姑娘,生意閑時就唱歌,歌聲很空靈,街頭巷尾都能聽到,鄰居和游客常聚在她身邊聽,餓了就買她的綠豆粉吃。久而久之,大家覺得她是靠歌聲吆喝買賣,但實際上,姑娘就是喜歡唱歌。直到有一天,某地文化館的人找到她。從此,古鎮(zhèn)上空再無天籟。
過往雖有唏噓,但更多的還是愜意。
二十多年前,一支由中央媒體和重慶地方媒體組成的釆訪隊伍到達龔灘古鎮(zhèn),在街頭品嘗綠豆粉時,偶遇一位容貌秀麗的獨腿女孩,女孩的清純之美,驚呆了年輕的記者們。
經(jīng)了解,女孩14歲,在上初中,因骨病被截肢,其父在烏江跑船,平常也疏于照顧,更無錢繼續(xù)治療。于是,在新華社記者的帶頭下,大家決定用手中的筆,在各自的媒體上幫助小女孩。消息見報后,社會反響很大,一家義肢廠率先找上門來,承諾為女孩裝上義肢,并免去所有費用。
美好的故事總有續(xù)集。國航重慶公司得知女孩有個空姐夢想后,迅速派專車接來女孩,穿上制服,在飛機上妥妥地體驗了一番空姐工作。
隨女孩一起到來的,還有一大袋綠豆粉。女孩說,這是她和媽媽用山泉水做的。
不難想象,夕暮降臨,燈火漸起,在古鎮(zhèn)的一間老屋里,隨著石磨的轉(zhuǎn)動,淡綠色的粉漿從磨縫里汩出待用。煙火環(huán)繞的灶臺上,又一撥香香的綠豆粉出鍋,這是女孩一家為遠行的準備。
女孩是早晨出發(fā)去重慶實現(xiàn)夢想的,時值一輪朝陽正傾情地釋放著它的能量,金燦燦的古鎮(zhèn)與對岸的青山呼應(yīng)著,倒影在浪花簇擁的烏江里。
我在中午前返程,當車將要駛離古鎮(zhèn)時,見得一家餐館前,熱鬧非凡,眾多飲食男女,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綠豆粉,或蹲或站,盡享這道獨具特色的美食。
世間事,食有歡顏,是為至味。
作者:王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