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最濃的鄉(xiāng)愁。在濱州市無棣縣埕口鎮(zhèn)有一種傳承了一百多年的美食——塘坊糕點,它承載了這個地方的人文和歷史,留存著人們對過往歲月的記憶與感慨,成為了濱州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來到無棣縣埕口鎮(zhèn)塘坊岐鳴齋(糕點)店,實地探訪塘坊糕點的前世今生,尋味流淌在舌尖上的“鄉(xiāng)土味道”。
來到無棣塘坊岐鳴齋(糕點)門外,一股獨特的糕點香氣撲面而來,令人垂涎欲滴。順著香味兒走進糕點店內(nèi),記者看到,烏龍糕、蘋果酥、蓮花酥、馬蹄酥等一系列特色點心擺滿了整個貨架。拿起一塊兒放入口中細細品嘗,外皮酥酥甜甜,內(nèi)里松軟可口,加上縈繞著的糕點香氣,讓人忍不住吃完一個還想再吃一個。


“塘坊糕點距今有159年的歷史了,始于清朝同治年間,制作塘坊糕點的傳統(tǒng)技藝還保留著100多種。1995年,我正式接手塘坊糕點制作工藝,成為塘坊糕點第五代傳承人。接手之后,我又將祖?zhèn)鞯奈妪埜?、蘋果酥、蓮花酥、芝麻條、一品火燒等近百個品種恢復,使塘坊齊鳴齋糕點成為了地方美食品牌。”塘坊糕點第五代傳承人趙玉森說。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塘坊糕點從一口小鍋、一個小吊爐的糕點小店起步,發(fā)展成為魯北地區(qū)知名的糕點食品專業(yè)生產(chǎn)企業(yè),成為冀魯區(qū)域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做糕點看似簡單容易,但越簡單的東西,越是考驗制作技藝。說到傳統(tǒng)糕點的制作工藝,趙玉森向記者展示了傳統(tǒng)點心如意蓮花酥的制作過程。趙玉森介紹,蓮花酥是曾經(jīng)的宮廷糕點之一,選料、蒸面、調(diào)油、制餡、搟皮、包餡、掐花、成型、油炸、出鍋……算下來至少有40多道工序,相當復雜?!皸椖嗍巧徎ㄋ值酿W料,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棗泥,去皮去核后經(jīng)過十幾道工序加工而成,隔著老遠就能聞到淡淡的棗泥香氣?!壁w玉森說,蓮花酥內(nèi)餡里棗泥有沙感,雖然甜度較高,但甜中帶有絲絲縷縷的酸味和苦味,很是解膩,是市場上那些棗泥無法比擬的。

按照北方的習俗,年來節(jié)慶、人們走親探友少不了提上兩盒點心,一塊塊小小的點心寄托著最真摯的情感,所以每逢節(jié)假日都是塘坊岐鳴齋(糕點)最繁忙的時候。“過年過節(jié)是這里最熱鬧的時候,就拿中秋節(jié)來說,那一段時間訂單量特別多,一些大型企業(yè)、銀行、學校等都在這里預訂節(jié)日福利,我們30多個工人師傅連軸轉,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2點以后?!壁w玉森告訴記者,不管工作量有多大,他都把質量放在首位,一直秉承“用實心用實料,用良心做點心”的祖訓,不遺余力地在糕點制作上花心思,使塘坊岐鳴齋糕點漸入佳境。

由于塘坊糕點是純手工制作,在選料用料上也是精益求精,慕名而來的食客不斷增加,塘坊岐鳴齋糕點的名氣也來越大,成為了眾人爭相打卡之地。顧客劉洪香告訴記者:“這個塘坊糕點特別好吃,我在這里買了很多年了,大人孩子都愛吃,只要出門走親戚都會專門來這里買?!比缃?,塘坊糕點在濱州、滄州、石家莊等地都很出名,已成為冀魯區(qū)域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
塘坊糕點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之一,更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于塘坊糕點未來的傳承與發(fā)展,趙玉森也已經(jīng)有了打算。“孩子們從小就接觸這些糕點的制作,現(xiàn)在也能做出一些簡單的糕點,因為都還在上學,還是希望他們以學習為重,將來如果愿意的話,可以將塘坊糕點這個老手藝傳承下去?!壁w玉森說。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王衛(wèi) 丁林浩 董照娜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