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由于地域的差異,南北口味及制作工藝和程序均有很大差別,在糕點制作方面,南重"蒸",而北以印模"拓"為主,而昭通綠豆糕采用的則是二者兼有的冷作辦法,可謂是融南北之精粹,成一家之獨特風味。
清代末年,昭通人熊紹武為生計走出大山,走南闖北,走鄉(xiāng)串巷做貨郎營生時,學會了南派綠豆沙制作技藝,再結合當?shù)卦系奶匦裕越S著色,逐漸形成了昭通特色鮮明的綠豆糕,1925年,以“月中桂”為名開起來糕點鋪子,綠豆糕為招牌糕點,至今已近百年。
1956年,中國進入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新階段,公私合營是當時過渡階段采取的基本政策,"月中桂"、"東南美"、"王泌園"、"雙合園"、"大香園"、"正墜園"、"永香園"等8家糕點廠經公私合營后組建為昭通縣公私合營"月中桂糕餅店",1985年經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為“月中桂”牌商標,2003年月中桂糕點廠經改制后命名為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月中桂終獲國家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
在昭陽,提起月中桂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月中桂在昭陽開設多家門店,總店號設在原“月中桂”與西街交匯處,另有3個分店,分別設在崇義街、轅門口、西街。月中桂綠豆糕,堅持手工制作,其制作技術從熊紹武自創(chuàng)品牌,再到現(xiàn)如今的發(fā)展有近一百年歷史,百年傳承,享譽省內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綠豆糕是城市烙下的文化印記,也是昭陽人逢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佳品。年俗時節(jié),無論講究傳統(tǒng)習俗的書香門第還是喜歡熱鬧的的平常百姓,在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的時候,總是會帶上幾封月中桂的綠豆糕。老遠的,一看見誰提著綠豆糕,再加上兩包茶葉兩瓶酒,便知道是要去走親戚了。糕點色澤淡雅亮麗,而面為鵝黃色,糕點堅而不硬,甜而不膩,入口清爽滑潤,口感極佳,是糕點中的上品,更是饋贈親友的好禮物,婦孺老幼皆宜。
有朋至遠方來,將綠豆糕盛入潔白的磁盤中,色彩悅目,芳香宜人,在呷上一口清茶,絕對是對腸胃和感官的絕好慰藉。
溫潤于舌,留香玉世,在近百年的坎坷歲月里,在十二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從家庭手工作坊到公司經營,除了不斷的改進發(fā)展,增加經濟效益,更注重技藝傳承,尚禮崇德,秉承初心,智將行遠,無論歲月如何更迭,但月中桂始終不變的是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堅持,是對昭通特色飲食文化的傳承,百年滋味—月中桂將不斷發(fā)展,走向全國,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