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種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就是一個酒的文化,酒的歷史。李白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而蘇軾有把酒問青天的胸懷。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的蒼涼。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瀟灑。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李白與酒
沒有酒,李白可能成不了“詩仙”,沒有酒,李白的詩可能沒有那么豪放。曾有詩曰:“李白上街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壺中原多少酒?”李白與酒的關(guān)系,就如魚與水的關(guān)系,李白有酒就像如魚得水,如虎添翼。與其說李白是詩仙,倒不如說是酒仙更有人情味。杜甫這樣寫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酒既成就了李白,也輝煌了唐詩。李白的《將進酒》應(yīng)就是對人生與酒的最好闡釋。
無法考證,李白的篇篇佳作是否全是酒后而作,但可以肯定,酒后的李白吟唱出了不少傳世名篇?!赌狭陝e兒童入京》寫出了四十二歲李白無法掩飾的喜悅之情;“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睂懗隽巳松墓陋殻瑢懗鼋杈葡畛罡?,抽刀斷水水更流的無奈;“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笔呛糜讯鸥λ囊簧淖罴褜懻铡S谑?,當(dāng)你拿起李白的千古詩句時,你會聞到一陣陣濃郁的酒香,不讀,已醉了。我想,李白要是當(dāng)今的詩人,喝著咱家的愚公老酒,會有更多的佳作流傳后世。
某君與酒
當(dāng)今社會,愛酒之人依然不在少數(shù),喝酒成了人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牟糠?。我認(rèn)識一位“癮君子”,每日必飲酒,而飲酒必醉。喝的酒已是身體的幾倍重了,還大有增長之勢。我們說小孩子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而他是三天不喝酒,上房揭瓦。愛酒勝過一切的人,不喝酒還好,正常的很,也比較懂事,對家人好,一喝酒,就是個瘋子,六親不認(rèn),自己做什么都不知道,酒醒了都不記得自己醉了做過什么。保證天天有,見酒如見友。幾兩酒下肚,不知今朝是何年。每次去喝酒前都是鐵打的漢子直愣愣,喝酒后東倒西歪棉花步,身上多少的傷疤,都是喝酒后騎車摔的,有幾次差點醉的小命都快丟了,他明知道喝酒后還會出事,無奈饞蟲勾人,喝后悔恨,指天發(fā)誓,可是朋友一叫,又是濤聲依舊。喝醉后,幾個人自我感覺良好,個個都是十全十美的高大上。路人對他們的評價是:有的嫌天高,有的恨地平,有的是雨打沙灘,有的是“昨天一滴相思淚,今朝還未到腮邊”。我的評價是,酒能找到虛幻中的自己,這也許是醉酒的原因?
有一次中午,他又去喝酒,妻子生氣地外出了,到天黑以后,妻子回家一看:人周周正正,晚飯已經(jīng)做好。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妻子疑惑。
“不用用那種眼神看我,我沒有醉?!?
“給個理由?”
“愚公老酒的功勞?!?
人不醉了,詩也出爐了。
從此,他凡是去喝酒,妻子都讓他從自己家?guī)Ь疲依锼械木破坷锒际恰坝薰暇啤薄?
父親與酒
父親一輩子兩大愛好:種地、喝酒。
母親說:種地是農(nóng)民的本色,喝酒是陪二伯喝酒養(yǎng)成的習(xí)慣。二伯是傷殘軍人,每當(dāng)天寒時,傷痛發(fā)作,藥不能多吃,喝點酒以療傷痛。每當(dāng)二伯喝酒,就拉著父親小飲,習(xí)慣成自然,二伯去世后,父親飲酒的習(xí)慣就保留下來了。
父親飲酒都是幾毛錢一斤的零酒,父親的下酒菜咸菜居多,一杯酒,幾塊咸菜,在我的眼里就是最好的生活。一次我偷偷地喝了一口父親的酒,結(jié)果是頭重腳輕,一覺醒來,早飯沒了,母親說:“這是貪嘴的懲罰?!?
父親喝酒,且不醉酒,唯一的一次醉酒是在哥哥結(jié)婚的第四個晚上,那是村里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誰家孩子結(jié)婚,喝喜酒要喝三個晚上,就是所謂的“三天不論大小”,到了第四個晚上,沒人來喝喜酒了,父親自己自斟自飲,結(jié)果喝醉了。
看著熟睡中的父親,我兩眼淚水:消瘦的面孔、花白的頭發(fā)、歲月的滄桑布滿了臉頰,為我們父親操碎心,為我們父親出盡了力。也許只有喝醉了,他才能忘掉歲月的艱辛,暫時緩解生活的壓力,才能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讓他好好地睡個安穩(wěn)覺吧,我悄悄地給父親蓋上被子,等我以后能掙錢了,一定給父親買點好酒。
我工作后,父親的酒我負(fù)責(zé)買。每次給父親買酒,父親都是要最便宜的米香酒。一箱酒二十四瓶,不到三十塊錢,這就是父親一年的酒。每星期回家,給父親帶點豬頭肉,看著父親笑瞇瞇地喝上幾口酒,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隨著父親年齡的增長,我希望父親喝點保健酒。一次朋友給了我兩瓶竹葉酒并對我說:“該酒色澤金黃透明而微帶青碧,有汾酒和藥材浸液形成的獨特香氣,芳香醇厚,入口甜綿微苦,溫和,無刺激感,余味無窮。竹葉青酒對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比如調(diào)和臟腑和疏氣養(yǎng)血等,少許飲用也有健脾滋肝的作用,它有防治關(guān)節(jié)炎,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作用。還作為藥酒遠(yuǎn)銷國外?!蔽野丫平o父親帶回,父親說度數(shù)太低,沒有酒味,好像女人酒,繼續(xù)喝他的米香酒。我也曾經(jīng)給父親買過其他品牌的酒,但他還是鐘情于米香酒,我知道父親是怕我多花錢。
酒也有時代性,米香酒流行一時,慢慢的退出了濟源市場。我就和父親商量換換其他酒吧,父親說那就喝濟源咱自己釀的酒。
我給父親買來了愚公老酒,父親喝一口慢慢品味: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是咱濟源的味道。喝著品著父親的話匣子就打開了,給我講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講起了濟源人修引沁濟蟒渠的故事:1959年,旱災(zāi)又一次侵襲了濟源大地。人民賴以生存的蟒河成了一條時斷時續(xù)的小溪。吃水非常困難,怎么辦?人們發(fā)現(xiàn),除了蟒河外,流經(jīng)濟源的還有一條沁河。沁河是黃河的一大支流,從濟源北部穿行而過,長年有水且水量充足。由此,飽受旱災(zāi)的濟源人就萌生了引沁濟蟒的想法。但是,要引沁河水,就得在太行山腰修一條明渠,把水引過來,那就只能在懸崖絕壁上施工。面對困難,濟源人民沒有被嚇倒,他們發(fā)出了“寧可緊上三五年褲腰帶,也要為子子孫孫造福”的豪邁誓言。穿太行南麓,環(huán)王屋東峰,貫北邙嶺脊,總長2000余公里,潤澤40萬畝農(nóng)田———她,就是被譽為“人工天河”的河南省濟源市引沁濟蟒工程。這是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濟源人民自力更生、戰(zhàn)天斗地的偉大創(chuàng)舉,是河南省山區(qū)水利發(fā)展史上的一大豐碑。
父親活了八十五歲,從有病到去世僅僅半個月,除了有病的半個月,父親一刻也沒有離開勞作,開荒種菜,村里的溝溝坎坎、河灘都留下父親的足跡,我問父親那來的干勁,父親說:咱是愚公的后人,喝著愚公老酒,就得像愚公一樣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有時候,父親喝著愚公老酒,還會吼兩聲: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渾身上下都得勁,喝了咱的酒干起農(nóng)活有精神。
說來也怪,父親去世后,從不飲酒的我偶爾也會喝點愚公老酒。愚公老酒,大智若愚,智者之選。
鏈接:作者簡介
李翠蘭,河南濟源人,濟源市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退休教師,閑暇時喜歡閱讀、寫作。
責(zé)編 | 王芳編輯 |王世杰 圖片 | 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