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咖啡這件事情,我最感謝我的丈夫,如果不是他,我也不會接觸咖啡。雖然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了,但我會守護好這片山與他熱愛的土地?!?/span>
— 高三林咖啡莊園主 咪巖罕塔
△ 正在地里看掛果情況的咪姐
在孟連芒信鎮(zhèn)的上下老高寨,有三座相連而成的大山,從山腳望上去,這三座相連的山就像一只駱駝,而在駱駝駝峰的最高處,就是咪巖罕塔(咪姐)的莊園 — 高三林咖啡。
這是孟連少有的咖啡莊園,與其他許多莊園分散的種植在坡地不同,咪姐的咖啡是連片種植在大山上的,每天早晨云霧會覆蓋住這些咖啡樹,是讓所有人都記憶深刻的地方。
但更廣為人知的,則是這座山的另一個名字。
△ 高三林山的最高處
在許多年前,一位資深的老前輩帶隊到高三林考察,那天恰逢下雨,山路泥濘,無法開車,于是他們便下車步行,從咖啡林中穿梭上山。
而當(dāng)他們跋山涉水山頂時,咪姐就從朦朧的云霧中走出來,穿著鮮亮的民族服飾迎接他們,宛如神話傳說中的仙女。這位前輩,還沒等坐下就感嘆到,這座山應(yīng)該叫“仙女山”。咪姐不是高三林的咪姐,應(yīng)該是仙女山上住著的天上的仙女。
所以,每當(dāng)我們?nèi)サ竭浣愕那f園的時候,我們都會講起這么一個故事,也總能聽到咪姐聽到這個故事,開心的笑聲。
△ 正在開車準備上山的咪姐
咪姐與上下老高寨
咪姐與上下老高寨的情誼,還要從咪姐與丈夫的故事講起。
傣族信奉佛教,每個傣族村寨里都會修建一座佛寺,用來祈禱與驅(qū)逐鬼神。佛寺里最受傣族人民尊敬,威望最高的僧人,則被稱為大佛爺。而她倆初識時,咪姐的丈夫就是上下老高寨佛寺里的大佛爺。仰慕丈夫的咪姐,時常會前往佛寺里,看著他誦經(jīng)祈佛,有緣的是,她的丈夫也在那時就對她也心生情愫。
△ 賧佛節(jié),身著民族服裝的咪姐
傣族佛教規(guī)定,佛寺的僧人除了晉升的長老以外,其他人是可以還俗成家的,但在擔(dān)任大佛爺期間,主持佛寺事務(wù)時,是嚴格禁止戀愛與結(jié)婚的,所以,他們兩人的感情,也一直各自潛藏在心里。直到丈夫不再住持佛寺后,他們才開始正式相處,相愛的兩個人每天粘在一起,是上下老高寨所有人都羨慕與祝福的一對。
兩人結(jié)婚后,丈夫在寨子里買下了一片森林基地,并在山里蓋了房子,他對咪姐說,以后想要在這片山里養(yǎng)老,還要帶著寨子里的人去種咖啡。
那個時候咪姐還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并不理解丈夫為什么要買下一座無人蹤跡的山,還要把資金都拿去開發(fā)種植,還不如把錢都存進銀行里,光是利息就有好多萬,兩個人再做點輕松的小買賣也能夠滿足生活了。
△ 上下老高寨的孩子們
帶著寨子里的人種咖啡,又吃苦,又不一定有回報。但拗不過,丈夫執(zhí)意要去做,咪姐就也沒再說些什么。咪姐的丈夫十分的體貼,頭幾年也從沒有讓咪姐上過山,走過泥地,開發(fā)基地最幸苦的幾年,沒有讓咪姐跟著受過累。
隨著基地逐漸有了起色,又碰上咖啡價格好,寨子里的村民們,也因為種植咖啡掙到了錢,都覺得這位退下的大佛爺不僅在修行上幫助到大家,還在生活上帶領(lǐng)了大家。咪姐也逐漸理解了丈夫,開始加入和參與到莊園的管理之中。
△ 在咖啡曬架旁忙碌的咪姐
可是這樣幸福的好景卻沒有持續(xù)很久,丈夫在一個意外中去世,只留下咪姐,當(dāng)時還年幼的兩個兒子,和一座山剛剛開發(fā)完,去接手投產(chǎn)不到幾年的咖啡莊園,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她曾有過尋找一個依靠的想法,但對丈夫的想念,和害怕新的家庭委屈自己的孩子們的擔(dān)憂,咪姐最終還是一個人堅持了下來。
幾十年過來她沒有改嫁,而是一個人辛苦把兩個孩子拉扯大,雖然沒有父親的陪伴,但兩個孩子在咪姐的撫養(yǎng)都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也都考上了大學(xué),而在成長中,咪姐也努力不讓他們在物質(zhì)有所缺乏。
△ 兩個兒子為咪姐準備的生日會
如今,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領(lǐng)域里有所建樹,也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孝敬著咪姐。
“最難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啦,現(xiàn)在是最幸福的?!?咪姐欣慰的笑著說:孩子已經(jīng)不用我操心了,而我一心在咖啡上,他們也都很支持我,剩下的愿望,就是全家身體都健健康康的就最好啦!”
△ 在品種庫莊園挑選種苗
小編 :“什么時候開始種植咖啡?是什么契機開始種植咖啡的?”
咪姐:“2010年開發(fā)種植咖啡,2013年投產(chǎn)的,做咖啡是因為丈夫的原因。當(dāng)時他認識了芒信村的一個村領(lǐng)導(dǎo),也見到了鄉(xiāng)鎮(zhèn)里的貧困,就決定去普及老百姓們種咖啡。
那一年咖啡價格也好,一公斤有30、40塊的價格,作為脫貧的農(nóng)作物,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沒有打動我,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理解他,也不上山去。直到后來丈夫走后,我開始接手管理莊園,慢慢的,就也愛上了咖啡?!?/span>
小編:“那在做咖啡之前曾從事過哪些工作?”
咪姐:“做過很多呀,收購玉米,苞谷,大米,倒手買賣。更早的時候,還管過食堂,開始做咖啡之前的時候,在做茶葉加工技術(shù)這塊的?!?/span>
△ 正在參加杯測活動的咪姐
小編:“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制作與了解高品質(zhì)咖啡的?”
咪姐:“丈夫走后,我過去接手莊園,心里就在想既然要做,那就就要做最好的咖啡,一點不能隨意。當(dāng)時就去找人,想辦法開拓銷售渠道,但一直沒有什么起色。
后來有一年,阿奇出現(xiàn)在孟連,那個時候他在帕亮的苡榕咖啡廠做義務(wù)培訓(xùn),我就去參加了?;貋硪院缶烷_始做實驗,第一年就做了3噸精品豆。
那時候別人都說我,說第一年做實驗還沒有銷路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做多,賣不完就全虧了。但那時候我覺得,我丈夫他管理這么多年,我又接手過來,咖啡品質(zhì)自己最清楚,一點都不差,而且都是自己的,反正以后也要往這個方向發(fā)展,心想著不怕,就做了。
△ 高三林的曬場
但第一年其實沒有賣完,也沒有客戶,主要還是因為缺乏經(jīng)驗。但第二年,Seesaw就找了上來,要定5噸的蜜處理,我反而沒有把握了,就只做了3噸,一方面怕和前年一樣做多了沒有賣完,一方面也怕他們不收就麻煩了。因為做精品鮮果要一顆一顆的摘全紅果,老百姓不愿意摘,精品鮮果都是用高價收購的嘛,賣不出去我就虧了。但后來,品質(zhì)達到了他們的要求,價格也開的很好,我就一下子有了信心,老百姓們也是?!?/span>
小編:“那第一次喝咖啡是什么時候呢?”
咪姐:“第一次喝咖啡是普洱咖啡協(xié)會的黃姐帶我喝的,她告訴我自己種的咖啡必須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那個時候在孟連別說會沖咖啡了,喝都不喝的, 而且我那個時候還納悶,會喝咖啡真的有這么重要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白了,既然要做咖啡,做好的咖啡,一定就要去喝,要具有一定的判別能力。”
小編:“學(xué)會喝咖啡和沖咖啡以后,第一次出去推廣自己咖啡是什么時候呀?”
咪姐:“第一次是去參加青島的咖啡展會,也是黃姐帶著我們一起去的,當(dāng)時什么都不懂。第二次去,是就是2014年,在上海的咖啡拍賣會,當(dāng)時也把豆子拿去參加比賽了,看到那么多的人喜歡支持我的咖啡,心里面就很激動。在現(xiàn)場,我都要掉眼淚了,也想把咖啡做得越來越好。
再后來有越來越多的人的幫助,也有客戶找過來買咖啡,去參加孟連精品生豆大賽還拿了第一名,我看到了希望,更有自信心做下去啦,現(xiàn)在是越來越愛咖啡了,已經(jīng)離不開啦?!?/span>
△ 高三林的一隅
小編:“那種植咖啡以來誰給予了你最大的幫助?”
咪姐:“還是我的丈夫,如果不是他我也不會接觸咖啡。我會守護好這片山與他熱愛的土地。”
采訪到這里時,咪姐似乎是想起了她的丈夫,梗咽了起來,我們適時的停止了采訪,沒有再繼續(xù)下去,一直靜靜地等待她的情緒緩和下來。
后來,咪姐又提起把莊園叫高三林的另一個特別的原因,是她與過世的丈夫都是家里的第三個孩子,也是為了再多紀念他一點。
我問她:“會介意文章里提到丈夫嗎?”
她回答:“不會,因為我很愛他?!?/span>
這座山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只是種滿了成片咖啡的咖啡莊園,又或是環(huán)境與空氣比較清新的地方。但對于咪姐而言,高三林卻是她的靠山與心靈的港灣。
我想,她心里最思念的丈夫,已經(jīng)化作山風(fēng)、樹木、又或是夜空里的星星,陪伴在她身邊。
采訪:花花
圖/文:花花
附錄 - 孟連高三林咖啡莊園介紹
高三林咖啡基地位于孟連縣芒信鎮(zhèn)上下老高寨,海拔1400-1600米,現(xiàn)自有種植面積200余畝,周邊農(nóng)戶500多畝,是一座小而精美的咖啡莊園,產(chǎn)出的咖啡長期供應(yīng)給Seesaw、M2M、Manner等咖啡公司。莊園著力在可持續(xù)發(fā)展、品種開發(fā)及土壤營養(yǎng)改善等方面,是孟連最早使用雅苒肥料營養(yǎng)方案,和規(guī)模性試驗使用葉面肥料的示范莊園,咖啡豆曾在2018/19產(chǎn)季,榮獲孟連精品咖啡豆金獎,SCA評分達到85.715。
種植品種:主要為卡蒂姆P3/4,小規(guī)模實驗種植有,紫葉鐵畢卡等;
處理方式:K72水洗,雙重發(fā)酵系列,新系列-全紅果熟成;
總年產(chǎn)量(含商業(yè)豆):70-90噸;
主要遮陰樹:澳洲堅果、野生水冬瓜樹;
施肥及修建等大田管理頻次:3-4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