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到處充滿著溫暖濕潤的氣息,一只蟬匍匐在樹干之上,仿佛在發(fā)出響亮而有規(guī)律的鳴叫聲,這只蟬的觸角翠綠,透露出勃勃的生機,這是一幅利用草桿制作而成的巧妙畫作——草雕畫。

草雕畫制作工序十分復雜,整個制作工序全憑手工完成。制作者需先將草桿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開整平,再進行熏燙,充分利用草桿本身的自然光澤和質地,結合溫度的高低變化,對熏燙部位分輕重緩急靈活處理,在技術上吸收融合國畫、版畫 、剪紙,等諸多藝術手法,使草桿表面形成深淺不同的層次和色變,之后再經剪、裁、貼、雕等工序,才能制作出既古樸典雅、富麗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


草雕畫在創(chuàng)作中加入了美術專業(yè)方面的構思和設計,把中國書畫藝術和傳統(tǒng)文化精髓巧妙的融到草雕畫制作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新,博采眾長,創(chuàng)作出具有清晰層次、合理布景的作品,富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效果,非常具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自古以來江南多才子,是歷史上文人墨客聚居和出生的地方,王強在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應運而生。

王強,原名王開強,號易山。1966年生于江蘇溧水,祖籍江蘇揚中?,F(xiàn)為傳世藝術家、中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南京雕塑家協(xié)會會員、溧水區(qū)第二屆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他自幼酷愛中國書畫藝術和傳統(tǒng)文化,喜愛古玩收藏和書畫裝裱,精通機械模具制造,尤擅草雕畫創(chuàng)作。王強師從金陵畫派著名山水畫大家——馬光啟,得其真?zhèn)鳌V鞴デ搴剿脼⒚摃邕_墨色和流暢細膩的線條描繪出自然山水的神韻與靈動,追求大自然的靈韻之所在。精研歐體,深習二王書風,尤愛漢隸。繪畫實踐與理論雙修,道藝并進。

也正是在馬光啟大師諄諄教導和點撥下,讓他在草雕的藝術領域創(chuàng)作撥云見日,有了自己的感悟與想法。

金陵大家——馬光啟老師對愛徒王強的草雕畫作品高度評價:"工藝美術家王強的作品一一草雕藝術,其特點是純樸十足的民間藝術,是中華幾千年文化長河中一重要的支流。是中華文化藝術百花園中一枝絢麗的花朵。她和剪紙藝術,漆畫,漆雕,木刻等藝術形式一樣,極富民族特色,歷史悠久,極接地氣,深受大眾喜愛。 古老傳統(tǒng)的藝術,經過王強用現(xiàn)代的思維,現(xiàn)代的審美視角來制作各種不同的題材使《草雕藝術》品,具有藝術和觀賞價值。 希望草雕藝術家王強將這門傳統(tǒng)絕活傳承下去,讓草雕藝術之花更加綻放和光大"。

人民日報海外版【癸酉論道】專欄作家、書畫藝術評論家沈寧先生稱贊王強的金絲草雕畫藝術時說:“草雕是一門藝術,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的表現(xiàn)形式。因其來自于生活,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畫面都是生活中的美,是真正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故而具有非常強的藝術生命力,深得各界人士的喜愛,雖歷經百年,依然綻放出獨特的魅力”。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當代著名書畫家、美術理論家、鑒賞家黃廷海大師專為王強題寫《草雕藝術》。

江蘇省書畫院副院長、金陵九閑書畫院副院長、鐵道兵文聯(lián)江蘇省書畫院副院長 、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漫畫協(xié)會理事、南京大學中韓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文漫水墨畫創(chuàng)始人王金玉老師專為王強題寫《樸人草藝》。


中國著名書法藝術家、現(xiàn)任北京三希堂文化中心明明藝術館副館長 、中國老區(qū)建設促進會著名書畫家朕誼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書畫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院院士王波老師專為王強題寫《草雕藝術》。


此幅草雕畫作品已被棲霞千年古寺珍藏

2018年5月5日此幅草雕作品《竹報平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賓館巡回展出,受到書畫界相關人士的一致好評。

王強永葆匠心,始終堅持走在民間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雖然創(chuàng)作過程中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他的作品更貼近生活,只有把作品真正的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才能讓作品賦予生命力,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必將讓草雕技藝絢爛綻放,散發(fā)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