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敏
夏天敏,中國作協(xié)會員,原云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昭通市文聯(lián)主席,現(xiàn)昭通市作協(xié)主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創(chuàng)作,獲第四屆云南省政府文學一等獎,2001年《當代》文學拉力賽總冠軍,首屆梁斌文學獎一等獎,《人民文學》“愛與和平”中篇小說一等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首屆綻放文學藝術成就獎。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好大一對羊》在法國、美國、加拿大分別獲獎。已出版長篇小說《極地邊城》、《兩個女人的古鎮(zhèn)》及散文集、中短篇小說集10本文學專輯。作品被譯成英文、韓文版在國外發(fā)行。
醉明月,是云南省唯一與宜賓五糧液酒廠同一區(qū)域、同一氣候條件、同一工藝生產多糧濃香型白酒。酒廠位于云南昭通水富,與酒都四川宜賓一江之隔,酒廠于1985年5月在五糧液專家指導下正式建廠為“國營水富醉明月曲酒廠”。1998年改制組建為“云南省水富三乘酒業(yè)有限公司”,2012年9月,更名為“云南醉明月酒業(yè)有限公司”。
中國是酒的故鄉(xiāng),自古以來與酒關聯(lián)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數不勝數。杜康釀酒,不知是不是中國最早的釀酒第一人,但杜康在浩若長河的酒文化中,確實是舉足輕重的人,釀酒這件事,其歷史之悠久其地域之廣闊,放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可以拔頭籌的。加上歷代釀酒的技術,釀酒的配方、秘方,以及整個復雜的操作過程,幾乎可以寫成若干本書,可以成就若干的酒文化專家。古代的酒,由于歷史的久遠,能說清道明恐怕有困難,酒是液體不能曠日持久地傳下來,所以更具體地說古代的酒是什么味道,有多少度,口感如何,這倒真是個問題。就是現(xiàn)代,全國的酒廠數不勝數,最出名的當數茅臺、五糧液、汾酒等等,但全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酒,估計有千數以上,能把它的釀作技術工藝流程配方口感質地說清楚,恐怕也是件難而又難的事。
釀酒是文化,飲酒更是文化。中國有關飲酒的歷史事件,名人軼事,詩歌詞賦,神話傳說數不勝數。竹林七賢所以彪炳千古,除了他們個人的人文思想、道德情操、性情習慣、辭賦詩章、奇事軼聞之外,恐怕就得追溯到酒了。沒有酒,他們可放浪形骸、抒發(fā)情懷、佯狂佯癲、任性而為,恐怕就缺少支撐缺少內力缺少載體,人們就會認為他們是裝瘋賣傻或者是真的有病,精神方面的。
其他的,如太白醉酒,醉眼朦朧中“天子呼來不上船”,把一個活脫脫的超凡脫俗蔑視權貴的詩人抹上了最有個性最能凸顯人性尊嚴的亮麗色彩。至于太白先生酒醉之后,在波光瀲滟中瞥見那輪搖搖晃晃的月亮,竟然縱身入水撈月亮,結果當然是投之于虛幻,死之于迷茫了。這個充滿詩意的傳說,只有太白才消受得起,用在他身上是再恰當不過。
橫槊賦詩,把酒當歌,采菊東籬,泛舟赤壁,焚詩賞月,凌虛蹈空,關于酒和詩和美和恬靜和情懷,多得讓人記不清。一部中國詩歌史中國情感史,無不浸潤著濃濃的酒香恬淡的情意。
酒當然也和技術、權變、陰謀、欺詐、謀取聯(lián)在一起,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鴻門宴、蒙汗藥、美女眠、酒能使英雄豪情滿懷,使詩人華采迸發(fā),也能使權謀得逞,江山易主,小人得勢,焰熾高揚。
以一個滴酒不沾的人來寫關于酒的文章,真是有點驢唇不對馬嘴,朋友們都知道我血壓特高,飯局上都不勸我酒。其實,在我血壓高之前,雖然也能飲一點,但酒量是殆矣大方的,從來沒醉過,不知道醉為何物。看見朋友們醉后神采飛揚,憨態(tài)可掬,口吐蓬華,才華橫溢的樣子,我想我真是應該醉過一回,可惜的是,我錯過了機會,不敢拿生命來開玩笑。
雖不喝酒,但我愛聞酒香。一室之內,若有酒香彌漫,你會感到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日華精華、五谷雜糧、土地釀味、水之清香混合在一起,讓你神思恍惚,如臨仙境。
說是無緣卻有緣,一次機會讓我們走入“醉明月”酒廠。
說起“醉明月”,昭通人、云南人乃至全國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品牌。酒廠位于金沙江畔的水富城,與名聞避邇的四川“五糧液”酒廠所在地——宜賓僅一江相隔?!拔寮Z液”的酒香和“醉明月”的酒香,在江風吹拂下想來是會融匯在一起的。在酒香的彌漫擴張中,人會不會似仙非仙,似醉非醉呢?
金沙江畔的小城水富,地處金沙江下游,和岷江相匯,即是長江了。這里青山排撻,萬木青翠、山花耀眼、泉水淙淙、釀好酒要有好的環(huán)境,即如江南出窕窈淑女一般,好酒一般都是出自土地醇美、水質清洌、山明水秀的地方,貴州之“茅臺”出在赤水河畔、宜賓之“五糧液”只能出在長江源頭。“醉明月”呢,想必是得益于美的環(huán)境,好的水源,精的原料、獨特的釀造技術吧。
對于酒,我是外行,說不出它的美妙也分不出它的優(yōu)劣。但對酒以及由酒而衍生的文化,我是很感興趣的,我不是一個博聞強記、對典故對史料信手拈來的人,也害怕四處搜求尋章摘句,但酒文化的熏染,使我記住了有關酒的美好的典故和軼事。關于“醉明月”,依然記得這個品牌的熱銷以及人們對它的稱道。
走進“醉明月”酒廠,撲入眼簾的是一棵冠蓋茂密、濃蔭匝地,幾個人才能合圍的黃桷樹。黃桷樹應該是榕樹族群中的一類吧,它生長迅速,英姿勃發(fā),給人奮發(fā)向上的感覺。對樹的感覺使我聯(lián)想到這個廠,這個廠的發(fā)展就像這棵樹一樣,根系發(fā)達,根須植于大地深處,汲取大地母親的乳汁,長成參天之樹。
有人喜歡貯藏酒,一個嗜酒的朋友曾以家藏的幾十瓶酒示之于我,我自然是十分的羨慕,可是看了“醉明月”酒廠貯藏的酒之后,我就感慨自己的眼界和視野的淺窄了。這個廠的瓊漿玉液用酒海來算是不為過的??瓷先ゲ⒉黄鹧鄣幕覙銟愕那喙杵龅膫}庫,大概有10余間之多,上下兩層共達7000余平方米的庫房里,密密麻麻的當然也是整整齊齊的排列了近2000甕酒。在這里,為了用詞的準確,我覺得盛酒的容器不能稱缸,也不能稱罐,只能稱甕?!爱Y”者,器宇軒昂,鼓腹而居,有容乃大,容量甚巨。據說每甕最大的能裝2000斤酒。據工作人員介紹,酒廠目前的儲酒量在二百萬斤左右。如果把這些酒倒在一個池子里,滿滿當當,酒光漣漪,不就是傳說中的玉液之海了么?
酒香真的能使人陶醉,能使人微醺,能使人興奮,甚至能使人忘形。進入庫房、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酒甕,一排一排排列,這樣的陣式,是能讓人震撼的,其感覺仿佛看秦始皇的兵馬俑,氣勢浩大、氣焰熾熾,披甲執(zhí)盾,無敵不克。這種酒,真是無人不克的,味醇、味香、味純、味濃、喝了還想喝,縱是大酒量,終歸要敗北的。
熱情的主人啟開甕上封口,封口一開,濃郁的酒香像被憋久了的士兵方陣,也不顧隊列是否整齊,奔涌而出,鋪天蓋地,爭先恐后地撲入我們的鼻中嘴中,讓我們猝不及防在酒香里搖搖晃晃。這是些尚未兌勾的原汁酒,也稱基酒,成品酒是要經過兌酒師勾兌過的,它有嚴格的勾兌比列和程序。其復雜程度,對于不瘖熟酒的人來講,一時兩時也搞不清。
在酒香彌漫的庫房里,兌酒師向我們介紹了酒的釀制過程,包括原材料、蒸煮、兌酒藥、發(fā)酵、過濾、封存、勾兌、化驗、品鑒等等。這些程序是非常嚴格非常認真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專人監(jiān)督、指導。
酒是好酒,依次排列的酒甕,上面貼著標簽,從標簽上看得出有的窖的時間已達十多年、七八年、五六年,最短的當然是才裝出甕里的,由于時間,度數不同,各種年份的酒有不同的味兒。善品酒的,聞一聞、嘗一嘗、瞇著眼,眨眼之間就把酒的品質、純度、口感、回味等等說出來了。我是酒盲,從一甕甕里舀出的酒中,抿一點,不外乎是打濕舌尖,但其純凈,其純香、其回味,其綿長,仍讓我感到這酒的妙處。
“醉明月”這是個多么詩意的名字,抑或是人在朗朗明月之下,蕭蕭竹影之中,花枝搖曳之旁,開懷暢飲,千年往事,萬里江流盡入眼中;抑或是朗朗明月也禁不住誘惑,暢飲瓊漿玉液,醉得天庭漫步清輝潑酒盡顯嫦娥風流。
我無力描述釀酒的復雜工藝,無力描述品酒的奧妙。但我知道“醉明月”是家鄉(xiāng)的酒,是家鄉(xiāng)的品牌。它也有過曲折坎坷的路,也面臨過不少困難,不過已經走出來了。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醉明月”酒廠老總的那句話:“做百年品牌,塑質量形象”。
“醉明月”,醉了莽莽群山,醉了滔滔江流,醉了七彩云南,醉了蕓蕓眾生,醉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