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應朋友之邀,我專程驅車到北京順義參觀了位于北小營鎮(zhèn)的“漢風耕讀苑”。這是一個以漢代風格為主調,將農(nóng)業(yè)觀光與文化傳承、自然教育與休閑旅游相融合,主打親子旅游的創(chuàng)意農(nóng)業(yè)項目,園內有文化長廊、國學講堂、非遺手工坊、漢樂府、躬耕園、動物園、自然教育學校和熱帶園林景觀等?!皾h風耕讀苑”由順義生態(tài)旅游集團精心打造,是京郊一處頗具特色的旅游新亮點,值得一去。
題圖:漢風耕讀苑,漢代風格滿滿。
當天早上,我們從天津市區(qū)出發(fā),上京津高速,再轉北京六環(huán),下六環(huán)后再開十多公里就到了。
漢風耕讀苑入口。
大門右側是躬耕園,這里包含了農(nóng)事勞作科普知識展示、農(nóng)事體驗、拓展游戲競技和編織、紡織體驗等,通過識五谷、磨面、舂米、磨豆腐、織紡、耕地等科普和體驗,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古代農(nóng)耕生活。
指示牌顯示,園區(qū)的主要景點有躬耕園、至善館、萌寵館、百草堂、明德館、兒童樂園等。
躬耕園內的農(nóng)業(yè)大棚。
這是左堤茶坊,可以品茶和欣賞茶道表演。
往前走,至善館全景。
每個館門口的裝飾設計風格既統(tǒng)一又各有不同。
進入館內,首先看到精心布置的假山和綠植。
右側的墻上,懸掛著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等傳統(tǒng)文化作品,提升了這里的文化氛圍。
往里走是正心齋——這是一間國學教室。
正心齋全景,講臺正中是孔子畫像,旁邊有投影儀。仿古學習環(huán)境與現(xiàn)代教學技術相結合,讓人有一種坐下來聽課的沖動。
這里經(jīng)常舉辦國學講堂和主題培訓,無論環(huán)境還是體驗都很有儀式感。
再往前是誠意齋。
也是一間國學教室。
最里面是一個木亭,周圍布置了一些小景,課間可在這里休息、交流。
走出至善館,旁邊是萌寵館,這是一個小型的室內動物園,也是非常吸引孩子們的地方。萌寵館有不少看點,我先發(fā)兩張圖賣個關子,過幾天會另寫文章詳細介紹,敬請關注。
萌寵館入口一側的爬行動物展,主要是蛇、蜥蜴等爬行動物。
另一側主要展示魚類和烏龜。
緊鄰萌寵館的是百草堂。
百草堂以自然教育和農(nóng)事科普為特色,是一所致力于“自然教育生活化”的自然知識科普學校,主要設置了自然手工壓花、葉拓、草木染等親子體驗課程,既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又能鍛煉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家長與孩子在親密互動中學習自然科學知識。
路邊的搖椅秋千。
北京順義生態(tài)旅游集團就在園內辦公,漢風耕讀苑是其打造的重點旅游項目。
這邊的墻上還專門設計了各種關于學習的成語圖畫和釋義。
繼續(xù)往前,左側是明德館,由一座40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改建而成。
明德館內一角。
格物齋,是一間非常大的國學教室。
格物齋全景,這里舉辦的漢風講堂,是漢風耕讀苑的知名品牌。我認為這陣勢拍古裝劇也沒問題。
很多來自北京及全國各地的游客曾在這里身著古裝,學習傳統(tǒng)文化,體驗國學精髓。
繼續(xù)參觀,有點置身熱帶雨林的感覺。
這是非遺手工教室。
游客可以在這里學習體驗中國結、京劇臉譜等非遺手工制作。
宅茲廊,是一處由竹子搭建的長廊,圖上的小木屋是沙畫培訓教室。
知名沙畫老師在這里教授沙畫藝術,這幅熊貓作品是專門為我拍照寫文章而作的。
明德館內即景,環(huán)境還是很不錯的。
除了現(xiàn)有的景點,漢風耕讀苑還將不斷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凸顯耕讀文化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漢風耕讀苑西側一路之隔就是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游客們來這里游玩也很方便。當天下午,我們到這里簡單參觀了一下。
公園內的室內滑冰場。
今年恰逢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10周年,全民健身再成熱門話題。
水面上的大黃鴨。
觀后感:漢風耕讀苑將傳承國學文化、學習傳統(tǒng)禮儀與親子旅游、農(nóng)耕體驗等有機結合,不僅適合老少三代家庭一起來寓教于樂、休閑放松,也是單位組織團建等活動的好去處。作為京津冀地區(qū)少見的耕讀文化主題項目,漢風耕讀苑距離天津市區(qū)僅100多公里,交通、環(huán)境、食宿、軟硬件設施、周邊配套等條件也不錯,是一個值得一去的京郊特色旅游目的地。天津的朋友若感興趣,自駕或組團到此一游,體驗和收獲肯定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