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金秋,約戰(zhàn)友攜妻,擇車少人稀時(shí),直奔沂南縣“竹泉村”而去。
魚貫入村,沿青石板路,間或磨盤點(diǎn)綴的小徑,嗅著竹葉散發(fā)的沁香,在導(dǎo)游的引領(lǐng)下,左拐右折,便下榻于名曰:“清心居”102號(hào)的農(nóng)舍院落里。
院內(nèi),石基茅草屋頂房數(shù)間,外陋內(nèi)秀,且有堂屋,尚可會(huì)客之用。
雖不倫不類,卻也有些許賓至如歸之感。晨行午抵,沐浴后,尋“農(nóng)家樂”而去。途中,小河蜿蜒相隨,路旁竹林蔥郁,蟲鳥啁啾,令吾等心曠神怡。
那地,飯莊林立,擇一爿相對(duì)幽處,所謂相對(duì)幽處,并非是沒有它人用餐的,該飯店緊挨著數(shù)家“酒坊”。
鄰座一幫游客要開飯了。人未到齊,他們?cè)谧箢櫽遗危襞笾?,未聞回?fù)。便離席向“酒坊”尋去。
少頃,攙扶一紅臉漢子歸來,尾隨酒坊老板娘笑曰:“俺的酒是先嘗后買的,這大哥都嘗了十幾壇子各種口味的酒,他喝多了!真是海量呀!”
聽罷此言,眾人哄然大笑!這忘懷的笑聲,就回蕩在竹泉村深深的穹谷里……
竹泉村至少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明末兵部右侍郎高名衡,及青州衡王府儀賓高炯都曾在此修建別墅。這里,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為房,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乃中國北方桃花源之僻壤村落也。

順乘改革之春風(fēng),竹泉村的村民遷移了,政府投資,在臨近之處,蓋了白墻灰瓦 且極具民族特色的房子。村民們?nèi)赃^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悠日子……
因非假日,游人稀疏,置身于泉水竹林的懷抱里,徜徉在自由忘我的大自然里。那種愜意的享受,依稀鮮活在汗毛孔的隙間。
同行友,李班長的相機(jī)在一閃一閃地忙碌著,他的攝影粉絲——桑華、葉雨女士,模仿著、聆聽著李班長的諄諄教導(dǎo)。而我與焦剛夫婦,也只好無奈地走走停停,等待他們,生怕掃了李班長的興致。
佇立在泉池的岸畔,池約十米見方,水底碧青可視,池的南端,突兀又見一方形小池,其池高于大池的水面,水涌呈四面噴溢。就這處不太惹眼的泉子,竟灌滿了整個(gè)竹泉村曲曲彎彎的河道,還有潺潺流淌的小溪……
竹泉村的源頭就在這里吧,觸景想起濟(jì)南的趵突泉,該村的泉涌之量,且還不如趵突泉三股水的一股之盛。竟然世代不息地滋養(yǎng)著這一方的百姓……
夕陽西下,把竹泉村掩映得撲朔迷離,在秋的時(shí)光里,山村與城里的溫差很大,真慶幸,沒忘帶添加的衣服。

晚飯,又去老地方,或是因老板的熱情厚道以及廚師高超的烹飪手藝,成功征服了我們的胃口。蔬菜干凈,雞是放養(yǎng)的,魚是在小溪里現(xiàn)撈的,又喝著“酒坊”的自釀酒,皆是童叟無欺的實(shí)惠價(jià)格。
尤其是蔥油鯉魚那道菜,據(jù)說用的是祖?zhèn)髅胤降呐淞希瑫?huì)讓你吃得久久不能忘記。我悄悄地交代葉雨,讓其去后廚,并用相機(jī)獲取做魚的“秘方”。
夜里的竹泉村很靜,沒有嘈雜,沒有狗吠。而只有漂移的清風(fēng)、明月、竹林、泉水的身影。
村里的路燈微弱,一行六人,晃著手電筒,僅憑來時(shí)的印象,尋居而去。
月光下,應(yīng)景了一句古詩:“明月竹間照,清泉石上流?!保ㄋ∥腋牧艘蛔郑?
夜宿在竹泉村的院落里,未眠時(shí),浮想聯(lián)翩。假如,竹泉村不是旅游景點(diǎn),村就是這般模樣,村民們?nèi)栽谧孑叺牡胤綏ⅲ撚卸嗪谩?

也不知哪位有才之士編的,關(guān)于旅游二字的詮釋:“旅游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跑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花掉自己的錢,讓別人富起,然后滿身疲憊,口袋空空地再回到自己活膩了的地方,繼續(xù)頑強(qiáng)地活下去?!?
翌日,登車。我深情地回望,那籠罩在薄霧里的竹泉村。
心中嘆曰:我不會(huì)忘懷的,這里的清泉秀竹,這里的民風(fēng)純樸,這里的蔥油鯉魚好吃,還有我與竹泉村的親近夜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