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qū)和重要生態(tài)屏障,林地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高,森林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在廣袤的大地上,分布著近13萬株古樹名木。這些古樹名木資源分布在全省各地,已經(jīng)成為了我省的“生態(tài)名片”。全省近13萬株古樹名木中,分布在山區(qū)、林區(qū)和農(nóng)村的達到12萬多株,占總量的90%多。從生長狀況和保護程度來看,分布在山區(qū)、自然保護地的古樹名木資源保存最好。
全省古樹名木涉及的樹種多達500余個,主要有樟樹,楓香、苦櫧、木荷、馬尾松、欏木石楠、南方紅豆杉、柏木、楠木、銀杏等,尤以樟樹最多,數(shù)量近6萬株,占據(jù)了我省古樹名木的“半壁江山”。這些古樹名木非常珍貴,具有不可再生性,被譽為“活的文物”、“綠色的化石”。
(一)“江西樟樹王”---安福縣嚴田鎮(zhèn)的“五爪樟”

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別名香樟、芳樟,樟科樟屬常綠喬木。
“五爪樟”坐落在安??h嚴田鎮(zhèn)嚴田村,樹齡約有2000年以上,樹高33米,胸圍13.04米,平均冠幅39.00米,9人牽手勉強圍住。因主干在5米處分為5枝粗細大致相同的枝杈,像一只巨手伸向空中,當(dāng)?shù)乩媳矸Q為“五爪樟”,亦稱“魁手樟”。雖然其主干空朽,但仍繁茂異常,樹形偉岸,四周又較開闊,濃蔭蔽日,形似鋁蓋羅傘。傳為漢代遺物,是安福文明古縣象征。
由于古樟地處井岡山至安福武功山旅游公路線旁,隨著吉安市旅游興市“三山戰(zhàn)略”的實施,安福縣加大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力度,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旅游觀光、科研考察,“五爪樟”已成為人們了解樟鄉(xiāng)安福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的一個窗口和景點,每年接待游客人數(shù)達3萬余人。
(二)“江西杉樹王” —廣昌縣尖峰鄉(xiāng)的古杉

杉樹(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別名杉木,杉科杉木屬。
杉樹王位于尖峰鄉(xiāng)沙背村胡家,樹齡有600余年,高30m;胸圍4.87m;平均冠幅約20m。該杉樹是在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自然生長的完整樹木,枝葉繁茂。
該杉樹生長歷史悠久,高大蔥郁,主干磅礴,樹冠遮天蓋日,幾百年來樹葉茂盛,年年結(jié)果累累,卻未見長高。
(三)“江西馬尾松樹王” —修水縣溪口鎮(zhèn)的古松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別名瓦通更、紫松、青松樹,松科松屬常綠喬木。
在修水縣溪口鎮(zhèn)下莊村下舍九龍山有一片較為完整的松樹林,周圍曾居住著120余人,林中有一“樹王”,即馬尾松,因其歷史較為久遠,被當(dāng)?shù)匕傩找暈椤氨Wo神”,至今生長情況良好。該樹樹齡約450年,高達40多米,胸圍4.1米,平均冠幅約19米。在樹干20米處左右,陸續(xù)長出9個樹梢,被當(dāng)?shù)匕傩兆u為“九條巨龍”,生龍活虎地挺立在山坳上,蔚為挺拔、壯觀。
下莊村位于修水縣西北邊陲,離溪口集鎮(zhèn)40余公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山區(qū)村。山區(qū)養(yǎng)育了純樸的百姓,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保護了較為完好的林木。
(四)“江西銀杏樹王” —上饒縣葛仙山鄉(xiāng)的千年銀杏樹

銀杏Ginkgo biloba L.別名公孫樹、白果樹,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
在鉛山縣葛仙山鄉(xiāng)南湖村方柿源自然村這個美麗質(zhì)樸的小山村,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寶物---銀杏樹,樹齡約2500年,樹高約32米,胸圍約8.5米,平均冠幅約22米。這棵銀杏樹是上饒十大“樹王”之古銀杏代表。至今依然枝繁葉茂,生長旺盛,是葛仙山風(fēng)景區(qū)的一大名片,慕名而來的參拜者絡(luò)繹不絕。
方柿源村四面環(huán)山,有20多戶人家,民風(fēng)淳樸,銀杏樹在這里守護了25個世紀,它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被人們賦予了傳奇故事,當(dāng)是體驗秋韻的絕好去處。
(五)“江西紅豆杉樹王” —銅鼓縣棋坪鄉(xiāng)的千年紅豆杉

紅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別名紫杉、赤柏松,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常綠喬木。
紅豆杉位于銅鼓縣棋坪鎮(zhèn)棋坪村境內(nèi),離棋坪集鎮(zhèn)不到300米。此樹據(jù)記載約有1600余年歷史,樹高為27米,胸圍5.1米,平均冠幅23米。至今枝繁葉茂,狀如華蓋。十?dāng)?shù)人家傍樹而居,積聚成村落。四季常青,附近人家宛沐青云。秋冬時節(jié)紅豆密綴其間,煞是好看。3個成年人猶不能合抱。
(六)“江西羅漢松樹王” —廬山市詹家崖的千年羅漢松

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別名羅漢杉、南羅漢、麻糖果樹,羅漢松科羅漢松屬常綠喬木。
“演徑搗藥已無蹤,古觀丹崖翠壁重。要識廬山先輩面,含情一撫六朝松?!边@是清代詩人商盤游歷廬山時留下的詩句,詩中“六朝松”即指東林寺內(nèi)的羅漢松,傳說為東晉高僧慧遠大師手植,歷經(jīng)六朝,故稱“六朝松”。無獨有偶,在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萬杉寺東北面的詹家崖村,也長有一棵植于東晉中期的古羅漢松。
詹家崖古羅漢松樹齡有近1600余年,高20米、胸圍6.06米、平均冠幅22米,枝繁葉茂,蒼虬上聳,樹影婆娑,2016年評為“中國最美古樹”。據(jù)傳,這株古樹屬東晉中期遺物,被譽為“贛北羅漢王”。這個長了千年的羅漢松真有羅漢的相貌,樹干上被一條條虬龍盤繞著,從下往上升騰,一節(jié)一節(jié)的突起那是龍的紋飾,幾條龍在嬉戲玩耍,他的樹干就是一幅天然的九龍戲珠圖。茂密的樹葉,遠望如一把巨傘,雄渾蒼勁,傲然挺拔。這顆羅漢松不結(jié)果,也許他不必繁衍后代就能證明自己的存在。
(七)“江西楠木樹王” —遂川縣衙前鎮(zhèn)的千年楠木樹

楠木Phoebe zhennan S. Lee別名楠樹、楨楠,樟科楠屬常綠喬木。
楠木樹位于遂川縣衙前鎮(zhèn)溪口村茶盤洲的楠木群中,樹齡約1100年,樹高26米,胸圍5.45米,平均冠幅32.5米。當(dāng)?shù)厥捠蠌陌不帐捒h遷徙輾轉(zhuǎn)至此開基后,對村后的楠木進行擇密補稀,形成了后龍山200余米寬的楠木群風(fēng)水林,后因后龍山龍脈在明末期間被斬斷,家族逐漸中落而遷往下游定居。如今,整個群落有大小楠木3000余棵,百年古樹圍徑達1米以上的有86棵,當(dāng)年被砍傷的這棵楠木高近30米,圍徑5.46米,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楠木王”。由于楠木王正處于何氏宗祠正后方,何氏族人更把她作為人丁繁盛、族運昌茂的象征與寄托。
(八)“江西桂花樹王” —鄱陽縣蓮花山鄉(xiāng)的千年桂花樹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變種有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木犀科木犀屬常綠喬木或灌木。
宋元之際,居江蘇、安徽、浙江一帶的魯姓村民為避兵火南遷,其中就有一支流入江西東北部山區(qū)居住繁衍生息了好幾代,發(fā)展成為魯村。元末魯姓后人率家人北遷之時,在村前先人墓前,種下了一棵桂花樹,作為后人來祭祀先人陵墓的標(biāo)記。該樹位于鄱陽縣蓮花山鄉(xiāng)潘村,樹齡約660余年,樹高18米,胸圍4米,平均冠幅14.9米.此桂花樹歷經(jīng)600多年的滄桑,卻依然枝繁葉茂,每到金秋時節(jié),方圓幾公里的村民都能聞到它散發(fā)出濃郁的花香,尤其是得子井的傳說,更讓這棵桂花樹遠近聞名。
(九)“江西柏樹王” —遂川縣新江鄉(xiāng)的千年柏樹

柏樹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ptmxjjkmsc包含側(cè)柏、圓柏、扁柏、花柏等多個屬,常綠喬木。
“柏樹王”,位于遂川縣新江鄉(xiāng)橫石村桐樹高家自然村,樹齡約1500余年,樹高25米,胸圍6.6米,平均冠幅19.25米。柏樹樹干分東西兩枝,1.8米處分別長有如男女生理特征的樹疤,被當(dāng)?shù)胤Q為夫妻雙生樹,在縣志中有記載。
相傳,這株柏樹系由當(dāng)?shù)馗呤舷茸嬖跈M石開基時所植,被當(dāng)?shù)鼐用穹顬椤吧駱洹保m歷經(jīng)千年滄桑,依然枝繁葉茂,濃蔭蒼翠,生長狀況非常好。不知從哪朝開始,每當(dāng)村中新生兒出生,便要抱新生兒到柏樹下齋敬,以祈佑小孩健康成長。
(十)“江西楓樹王” —大余縣南安鎮(zhèn)的古楓

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雞爪楓、百日柴,金縷梅科楓香屬落葉喬木。
楓樹王位于大余縣南安鎮(zhèn)梅山村梅關(guān)景區(qū)古驛道,樹齡約1400余年,樹高32米,胸圍5.15米,平均冠幅35米,古楓參天聳立,櫛風(fēng)沐雨,相傳是鑿修梅嶺古驛道時留下來的。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為加強南北貿(mào)易,改善家鄉(xiāng)百姓生活,張九齡決心在此鑿山開路,上奏唐玄宗獲準(zhǔn)。當(dāng)時開鑿工程十分艱巨,張九齡采用北方“火攻堰取”的開山方法,使原本三年才能開通的山路,兩年便已完工。施工期間,張九齡及隨從監(jiān)工時常在這棵樹下乘涼休息,時間久了,來來往往的人都習(xí)慣在這棵樹下休憩,漸漸這棵樹成了迎來客往的閑情逸趣之處。后來,張九齡為官重任,當(dāng)?shù)鼐桶堰@棵樹保護了起來,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