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最終的屬性還是日常消費品,瘋狂過后必將要回歸理性,回歸信用和品質,其他皆是浮云。
先來看一則近日發(fā)出的官方文件:
而在之前,云南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已經發(fā)出了兩道風險提示函,從4月16日的省一級到5月8日市一級發(fā)函、到昨天縣一級發(fā)函,想必云南的重要產茶區(qū)都已經收到預警了。
接下來,金融茶的整治會開始嗎?
能受到官方重視很重要,若沒有2018年開始的打黑除惡運動,激起民怨的村匪惡霸可能還在繼續(xù)猖狂。今年上半年,沸沸揚揚的“天價茶清單”讓政府出臺天價巖茶限制令。現(xiàn)在,終于將目光轉向普洱茶。
我們來看一下風險函中的重點內容:有媒體報道我省某品牌普洱茶的終端零售市場價格炒作嚴重背離正常經銷、消費需求,以普洱茶為介質的類金融炒作導致天價“金融茶”現(xiàn)象初現(xiàn).......誰都知道,這個云南省的普洱茶品牌是哪家。
而“金融茶”的交易,主要發(fā)生在茶葉“華爾街”——芳村。那邊是古橋市場,里面的商鋪幾乎家家都”炒茶"。我們在市場走了一圈,各種茶葉交易平臺和行情網隨處可見。
我們來看看市場內最大的交易平臺——東和。
憑著大屏幕上的實時價格指數(shù)以及工作人員井井有條的檢驗流程,讓人感覺似乎這個平臺非??煽?。
人生性好賭,這已經寫入我們的基因。而芳村好比就是一個賭場,里面的人大都是賭徒,“金融茶”便是工具,湊到一起,讓人沉迷其中。
天價“金融茶”必然會被整治,很多人到現(xiàn)在也沒明白監(jiān)管出手的目的何在。單看金融的交易,這純粹就是一個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問題。茶葉市場早已進入市場經濟的時代,有人想花大價錢來買好茶,政府部門才不會去干涉呢。
但“天價金融茶”的問題從來不是茶本身,而是一部分人通過打造“天價金融茶”這樣一類產品進行炒作,盲目地堆高原材料的價格,加大其他人做茶的成本,并將炒作的結果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那么,對“金融茶”的整治會影響到整個普洱茶市場的崩盤嗎?
有些茶友已經迫不及待的等待接手看好的茶了,但,整個市場崩盤似乎不大可能。
雖然當下普洱茶市場的確存在無序擴張、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加上經濟下行等客觀原因造成普洱茶產業(yè)不夠景氣、市場萎縮等現(xiàn)狀(也是整個茶葉消費市場的現(xiàn)狀),再加上這幾年游資進入產生的泡沫在陸續(xù)破滅,理性消費觀逐步呈現(xiàn),市場進入優(yōu)勝劣汰的大洗牌時代。
“金融茶”只是占據普洱茶市場比較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更加龐大的消費茶市場。普洱茶市場已經過千億,政府不會讓整治“金融茶”的行動波及到整個行業(yè),造成?市場大崩潰。
到那個時候生活在茶山的茶農怎么辦?市場的從業(yè)人員怎么辦?這是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人的生計問題,請問政府部門能不介入么。
所以,通過行政干預慢慢讓市場冷卻下來,徐徐而圖之才將是政府接下來可能會做的。
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市場回歸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