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似深海、云白如絲綢,在青翠的甘蔗林掩映中,一座青磚灰瓦的村寨若隱若現(xiàn)。走到近處,感恩亭下,老人閑話家常,兒童嬉戲在旁,新植的花草綠意點點。這就是梁河縣芒東鎮(zhèn)清平村紅興村,全村有農戶140戶646人,有黨員33名。走進村內,白墻上“不甘人后、不怕苦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團結互助、共建家園”為主的“清平精神”十分顯目,紅興村能夠“蝶變”靠的就是它的引領。
齊心搬出大山
“8·05”自然災害發(fā)生后,得益于村黨總支迅疾有效的組織救援,村民無一傷亡,但這更堅定了總支書記楊天祥要帶領村民搬出大山的決心。因此,他重啟搬遷計劃,組建成立搬遷領導小組,重新商定搬遷方案,再次選定搬遷地址……搬遷工作有序開展。
楊世季是搬遷領導小組成員,他家早就搬到了紅興村,最初,領導小組開會沒地點,吃飯沒地方、經(jīng)費沒著落……這些難題,他都熱心的“攬過來”了。三年多時間,僅僅伙食費他就墊付了四五萬元,小組成員被他的大公無私、敢講敢說的精神折服,一致推選他為搬遷領導小組組長。
在易地搬遷工作中,最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莫過于分配地基。領導小組在組織村民多次召開村民大會后,結合地基軟硬、交通位置,將地基價格分成1.6、2.1、2.5萬元等5個檔次,并將118個地基的位置、面積、價格做成平面圖,公示5天無異議后,再以隨機抽簽的方式組織村民抽選地基。會上,邀請掛村領導司法所所長、掛點指導副鎮(zhèn)長參加村民大會,并由村民現(xiàn)場推選出3名代表全程監(jiān)督抽簽過程……就這樣,歷經(jīng)3年多的努力,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140戶646人村民搬遷到了紅興村,搬遷過程中形成的好經(jīng)驗吸引著其他搬遷點紛紛前來“取經(jīng)”。
安心建設新村
對于長期處在地質災害突發(fā)易發(fā)地區(qū)的紅興村村民來說,搬到新村后,心就安穩(wěn)下來了。以前,一到雨季,尤其是雨下得猛的晚上,一整夜都開著燈,不敢睡覺,不多的值錢東西隨時擺在枕頭下面,時刻想著逃命時要隨身帶走?,F(xiàn)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睡安穩(wěn)覺了。
搬遷后村民產業(yè)發(fā)展更多元,謀生渠道更廣闊了。紅興村主產業(yè)是甘蔗種植,搬下來后,新家與甘蔗地距離更近,騎著摩托幾分鐘就到甘蔗地了,村民種植、管理甘蔗更方便了,甘蔗產值小幅提升,2020年紅興村種植甘蔗1000余畝,人均純收入9000多元,甘蔗產業(yè)成了村民的“甜蜜事業(yè)”。此外,紅興村適齡勞動力積極搭乘全縣勞動力轉移就業(yè)組織化快車,外出務工、創(chuàng)收增收,135人長期在縣外務工。
云南網(wǎng)記者 張成 通訊員 段邲輕